不知为何,王佑总感觉自己和刘威扬这位父皇之间并不亲近。虽然刘威扬对自己态度始终友善,恢复自己三殿下身份之后,也给了符合自己身份的待遇,可是他就是和刘威扬亲近不起来。自始至终都是敬畏远大于亲近,望着刘威扬就感觉是看着一位伟大的帝王而不是个父亲。乃至于在自己成为三殿下之后,这种感觉非但没有减弱,反倒是越来越强烈。就像是现在,明明御帐内只有父子两人,刘威扬的态度也并未像王景说得那般严肃,可他还是感觉两人之间远隔千里,说话也谨小慎微,反不如和王景相处来得亲切。说话之时,也是毕恭毕敬,和做枭卫统领并没什么区别。
“儿臣带领部下与神狸斥候交锋之后,从他们嘴里问出了那支输送队的消息,儿臣便顺势摸了上去。但是那支输送队护卫众多戒备森严,枭卫寡不敌众不敢轻举妄动。不过事后调查车辙,从辙痕深度判断,这支输送队所运输的货物分量格外沉重。从车队规模、车轴情况以及扬尘情形判断,车上装的绝非粮草或是刀枪、铠甲!”
“因此你断定,车上承载的乃是大炮?”刘威扬微微一笑:“瑞儿,你不觉得这个判断太过武断么?”
明明刘威扬所这句话的时候语气里并无怒意,反倒是有几分戏谑的意思,可是王佑依旧觉得心头巨震,仿佛犯了什么大错随时都会受到惩罚,乃至额头上也因此沁出一层汗珠,连忙解释道:“儿臣当然不敢就拿这么点线索就妄言胡虏运送的是大炮。实在是那支队伍太过诡异,其戒备之严密兵力之多,已经超出一支运输队的必要。更有甚者,队伍中甚至还有几名巫师坐镇。而且他们输送物资的目的地,乃是落魂岭。”
“落魂岭?”刘威扬的声音也为之一变。落魂岭乃是距离此地数十里的一座山峰,其地势既高且险,但属于孤峰独立没有山体掩护,只有些许丘陵为藩屏,于兵家而言,这样的山峰属于死地,并没有多少战略价值。哪怕山势再险,再如何易守难攻,只要把山峰团团包围断绝汲水之道,山上有再多兵马也是死路一条。正因为这个原因,联军从未把落魂岭纳入攻击目标,也不认为神狸会扎兵于此自寻死路。
可是如今听王佑这般说,刘威扬反倒动了心思。事出反常必为妖,神狸固然是一群有勇无谋的蛮徒,可是能带领神狸大军一路反击至此的,绝不会是无能之辈。况且如今多了龙吼大炮这个变数,情况就更为特殊。那座孤峰扎兵无用,如果变成炮台就很难说了。
他连忙取来地图在案几上展开,又把王佑叫来一起揣度。王佑道:“若是神狸以落魂岭为炮台,沿落魂岭两翼布阵与我军进行决战,我军的中军就暴露于炮口之下。为防炮击,只能把兵马分散在两翼攻打神狸兵马。”
刘威扬摇头道:“仗不是这么打的。神狸如果在山头从容布置,大炮必然可以四周轰打,两翼也不见得安全。更为可虑的乃是我们这是联军而不是自家兵马,周、齐、楚等军皆不曾见过大炮。只要听到炮响就要吓破胆,更别说让他们顶着炮弹冲锋。想想神狸人第一次见到龙吼大炮时是何等狼狈,就知道我们的兵马到时候是什么样子。那时候不过是一炮,就让神狸大军狼奔豕突,联军兵马尚不如神狸兵马堪战,只怕会更加不像样。这炮,绝不能让它打响!”
王佑也持同等看法,他之所以向刘威扬汇报,也是这个原因。他继续说道:“神狸的巫师向来金贵,运输队里更是从不曾有巫师出现。这几名巫师的存在,也是儿臣起疑的原因。不过未免打草惊蛇,儿臣不敢轻易动手,因此也不敢断言那一定是炮。”
刘威扬道:“你不必解释了,为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。你做的很对,这种事不需要看到证据,只要怀疑就够了。再说那些巫师未必是护卫,很可能是为了把炮运到山上,才随同其一起行动。落魂岭山路难行,龙吼炮又十分笨重,寻常人要把那样的笨拙物件运到山上可不容易。那些巫师神通广大,或许能做到这一步也未可知。总之,此事关系重大,就算不能坐实,也要把它当成真的防范。真让神狸建起炮台,这边墙之外,就成了他们的天下了。”
王佑道:“那就让儿臣带领枭卫,把这些大炮尽数摧毁!”
“不可莽撞。龙吼炮乃是此番胜负关键所在,神狸如果选择落魂岭为炮台,必然严加戒备。你贸然行动,只会是送死。你是大燕的殿下,不能把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。为父还准备把这大好江山交给你,岂能让你去冒险?眼下你还是带着枭卫仔细调查,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证据再说。若是消息确实无误,为父亲带一军,去摧毁这些火炮。”
“父皇,这使不得!”
刘威扬一笑:“怎么?看不起为父的本事?当年我带兵三征神狸的时候,你还不曾出生呢。为父我也曾顶着漫天箭雨率军冲阵,那箭啊贴着耳朵飞过去,也未见得就比大炮安全多少。为父当时不曾怕,难道现在反倒怕了?这些事你就别操心,安心去做你的事就好。对了,记得带上你的好友杨陌,让他帮衬着你。你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,把大炮的事情访查明白,为父重重有赏!为父本来想留你陪朕一起用膳,可如今出了这等事,朕也没了心思。还是等灭了神狸之后,你我父子再开怀畅饮不迟。”
王佑这时候也没有心思吃饭,不过从刘威扬嘴里听到这话,还是觉得不太舒服。等回到住处,发现王景还在,又给自己准备了酒菜,心中更觉得古怪。总是觉得和这位叔父在一起,才真正像一家人。
王景见他回来,连忙起身相迎,随后问道:“殿下,陛下那里情形如何?”